長板短板,到底是甚麼?

每個剛踏入衝浪界的人,最先遇到的問題一定是我應該要選長板還是短板?撇開這個問題不談,到底甚麼是長板,甚麼是短板呢?這兩種板子,又分別有甚麼樣的特性?下面就來稍微解釋一下,長板和短板的差別吧!
長板:長板正確的定義是長度在九呎以上的板子。以一個人的身高來說,長板的長度大約就是一人半的高度。這正好是為什麼,很多人初見長板時,往往會發出驚嘆:這麼大張嗎?
也因為大張,所以長板的浮力相較其他板型會大上許多,這造成長板在追浪還有平時划水時比較容易。也因為大張,所以長板在轉向時的表現也會稍微笨重一點,需要的旋轉空間比較大。

短板:大部分人對短板的定義,就是七呎以下的板子。七呎大約就是一個一百八十公分的人再高一點的高度。光由體積我們就能看到短板的浮力比長板小,通常長板當我們趴在板子上時,因為浮力較大因此可以整張浮在水面上。但短板就不一樣了。你會發現當你趴上短板時,整張板子會因為體重而沉到水裡,還需要依靠人體本身的浮力才能支撐自己保持在水面上。這樣會讓划習慣長板的浪人在轉換成短板時感覺划水相當吃力。
有缺點就有優點,短板因為比較小張比較輕,這讓它可以擁有比較高的靈活性。同時在越浪的時候,也可以用比較有效率,可以連人帶板潛到水裡躲避浪頭的潛越來越過海浪。

我是一個初學者,那我應該選擇長板還是短板?

到這裡,我們來言歸正傳。到底長板或短板哪一個比較適合初學者呢?其實這本來就沒有一個定論。大部分我們都會推薦從長板入手,為什麼呢?因為長板浮力大、下浪的機率高,相對練習的機會也會提高,而且新手也比較不容易有挫折感。
當你熟悉划水、浪的節奏時,那這個時候再來考慮轉換成短板會比較適合。
但是如果我真的對短板很有愛,想要一開始就從短板入手可不可以呢?我們前面說過了,這本來就不是絕對的,因此若想從短板開始學習衝浪也絕對不會不行。只是需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從短板開始玩將會需要很大的毅力。你必須忍受追不到浪、追到了浪但站不起來或者才剛站起來一下板子就失速的挫折。這段時間可能會持許好幾個月。但這樣也能夠快速的訓練你看浪的標準還有划水的程度。
Mid length(又稱Funboard),介於長板和短板之間的選擇

前面我們講完短板和長板的差異,但其實在長板和短板之間,還有一個折衷的選擇,那就是Funboard。
Funboard是一種介於六呎到九呎間的非主流板型,但有些人認為這樣的板子其實更適合初學者。它有長板的浮力,卻又不像長板那麼笨重,雖然因為Funboard不上不下的身形,讓它沒辦法成為主流板型,但用Funboard來做為新手的第一張板,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沒有甚麼樣的衝浪板比較厲害,自己玩得開心最重要!

往往剛接觸衝浪的新手們,常常會有長板進階之後,我就應該要玩短板。這樣的說法並不盡然,會有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大部分的衝浪初心者在一開始想要往短板發展時,會被建議可以從長板開始。因為長板的浮力夠大,因此追到浪的頻率會比短板高上許多。這也給初心者們相對多上不少的練習機會,等熟悉划水、起乘的感覺之後,在慢慢的把板子長度縮短,這樣想玩短板的浪人們才不會挫折感太重。
但是,回到最根本的地方,其實根本沒有衝短板就較長板厲害的這種說法。長板和短板、Single Fin單舵玩法,各有各的風格,而且沒有哪一個是不需要下苦心練習的。因此,找出最適合自己、能夠玩得最開心的玩法才是最重要的。事先了解自己想要的是哪一種風格,同時了解自己需要付出哪些努力,這樣衝浪才能夠開開心心的。
特別感謝:蕃薯衝浪俱樂部提供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