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波洋喜 Buoyancy Board Store

By Harrison Roach

當我十五年前第一次衝魚板的時候,我也跟大家一樣把魚板都當作小浪板來玩。確實魚板的設計讓他可以在浪緩的時候仍然能夠保有速度,一直以來在大家心中都是這樣看待魚板的,但是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誤以為魚板的設計只適合小浪?魚板並不是也從來都不只是小浪板,然而大多數的衝浪人口都把魚板當作小浪板,這大概是衝浪圈至今最大的誤會。

魚板的創造者 Steve Lis Photo credit:Warren Bolster

魚板是在1967年的時候由跪板衝浪手 Steve Lis 所創造,是為了衝加州聖地牙哥一個叫做 Loma的浪點,這邊的浪又厚又捲。打從一開始魚板就是一個跳耀性的衝浪板設計,也推了短板革命一把。Lis和跪板圈的人普遍都相當低調不出世,所以即便他們把魚板發揮到極致,但也因為他們的低調,所以在當時沒有太多人知道他們所做的事情及其重要性。

Steve Lis 在家裡附近的浪點推進魚板的極限 Photo credit:Warren Bolster

魚板第一次被主流衝浪圈所認識是在1972年的時候的在加州Huntinton Beach 的一次大型的衝浪比賽。那個時候有兩個人,Jim Blears 和 David Nuuhiwa 拿魚板去比賽,並且在這場比賽中分別拿下冠軍與亞軍,魚板因此爆紅。那時剛好浪況又小又軟,這應該也是為什麼眾人會認為魚板就是小浪板的原因之一。再加上創始者 Lis 和他的朋友們實在太內斂和低調,所以魚板的設計在浪上的性能表現和意義在這之後再也沒有被闡明。魚板因此沒有好好的被認識。

1972年世界冠軍賽,David Nuuhiwa Photo credit: Jeff Divine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我想要衝魚板?並不是因為他可以當作小浪板玩,而是因為魚板並不需要我花費太多力氣,也因此我能夠有閒暇去感受浪所產生的能量。在我研究魚板的設計之後,我就深深為魚板癡迷。水流能夠快速的而且自由奔放的從板底的兩根相當筆直的fin中間通過,整體並沒有太多曲線,所以可以又快又滑溜的轉向,再加上本身浮力就大,以及經典的down rail設計,讓他吃水不深。魚板設計的基礎想法是,阻力越小,就等於速度會越快。這就呼應了我一開始所假設的,魚板可以勝任小浪。但是我很快地就想到,為什麼這些元素就只能在小浪中發揮作用,而所以在浪大浪捲的時候就無法嗎?在我好好的研究之後,我發現這完全是個錯誤。

Lis 的好朋友製舵師 Larry Geghart專注於製作木質尾舵。

魚板的設計的每一個元素,都讓他非常適合有力的浪。厚厚的down rail,最一開始是夏威夷衝浪手「speed surfing(速度衝浪)」理論家Joey Cabell 讓這個設計聲名大噪。筆直的輪廓,兩組尖尾,和70年代的single fin gun 驚人的相似,這是一種專門拿來衝夏威夷 Pipeline 和 Sunset Beach。fin比較沒有彈性,配置位置相對較寬,讓板子可以儲存大量的能量在你腳底下。在衝又厚又捲的浪的時候,又短又厚讓它可以在保有一定划水能力的同時也仍然靈活。

魚板,超越時代的聰明設計。

所以為什麼我以前有那麼長一段時間都在浪緩的時候才衝魚板?是因為我曾有一個先入為主的觀念。整個衝浪產業錯誤的宣揚只要一張板子又小又寬就是魚板。相對於短板,這種板子一般來說被認為是「fun board」,特別是在浪小或緩的時候衝的。好幾年來,我也就這樣接受了這個錯誤的觀念。有好多原因導致我這樣,至少不只是貪婪的衝浪板銷售企劃專家。真正的核心是因為我自己缺乏教育。真的有很多原因,但我歸因於我自己的無知。我未曾花時間去研究魚板的歷史,來了解說魚板是在哪裡、如何、為了什麼創造的。我並不知道原來Steve Lis創造魚板是要拿來衝又厚又捲的礁石浪。我自己並沒有花足夠的時間來感受,我並不知道魚板的設計是多麽適合衝大浪,因為我從未嘗試拿魚板下大浪。

Derrick Disney 壓低重心準備伸展。 Photo credit: Woody Gooch

所以我下了。我拿魚板下Sunset Beach(知名大浪點),而且是一張平常我都只拿來下我家澳洲Noosa heads 的五呎十的魚板,一開始我也只是想說可能會很搞笑,但當我一下到浪之後,我馬上感受到我腳下的能量,而且是可以控制的狀態,我馬上知道這完全不是一個笑話。

Ryan Burch 拿4’11 下 爪哇的知名浪點 G Land Photo credit: Woody Gooch

現在,我是一個新的我。過去五年來,我彷彿就像參加魚板培訓隊,而我也了解到,魚板的表現尚未推到極限。或者,至少我自己還沒達到自己拿魚板下大浪的極限。經過和我一個對板子知之甚深的朋友一起在夏威夷和摩洛哥衝過浪,經過這段時間,我更加明白這一點。 當然這仍然是有難度的板子, 但如果是個觀念夠開明的人來衝有力的好浪的話,一定也是可以衝出速度,畫出美麗的曲線,就和我們所知道的魚板該有的樣子一樣。 還有許多美好的衝浪經驗未被發掘。其實也不難想見,這種微妙的極簡的衝浪方式將會被詮釋得多好。

駕馭速度。 Photo credit: Woody Gooch

上一篇文章衝浪板的藝術家:削板師-鳳梨衝浪板
下一篇文章想找溫暖陽光的衝浪人當男朋友嗎?先來聽聽浪人女友的辛酸血淚再說吧!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