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韓宗霖相處,你很容易從他的身上感受到那股來自大海帶有一點玩世不恭的氣息。

在衝浪世家長大,成天和大海為伍的孩子-韓宗霖的樣子
從小在宜蘭海邊長大的韓宗霖

如果在北部,夏天說到要衝浪,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往往就是宜蘭的烏石港。烏石港的夏天往往擠滿了前來衝浪的人潮,尤其正逢暑假時,烏石港的北堤一片熱鬧,海上滿是衝浪板的景象大家已經見怪不怪。這裡,就是韓宗霖從小長大的地方。

那是2016年在台東舉辦的台灣國際衝浪公開賽。台東這個時候地天氣轉趨陰鬱,此刻更有著不小的風雨。這並不是觀賞衝浪賽的好天氣。大部分的觀眾,也都因為這場風雨而先行離開會場。那時候,會場只剩下參賽選手、工作人員,還有韓宗霖的父親,因為馬上就要輪到韓宗霖上場了。

那一場比賽是台灣最盛大的國際賽事,國際的衝浪選手雲集。而台灣的衝浪選手們,和他們差距懸殊。往往在第一輪比賽結束後就很難在場上看到台灣選手的身影。但大部分的台灣選手參加這場比賽,最主要的目的在於超越自我,同時也提升自己的歷練。

在衝浪世家長大,成天和大海為伍的孩子-韓宗霖-在台灣衝浪公開賽前練習
在台灣衝浪公開賽前練習長板的韓宗霖

要跟世界級的衝浪選手同台較量的機會是很難得的,增加自己在大比賽的經驗、吸收國外選手的技巧,都是這場比賽的意義。韓宗霖也希望能夠透過比賽,在衝浪的層次上可以有所提升。

向來支持韓宗霖和他弟弟韓宗軒衝浪的父親,只要是比賽就能看到他出現在賽事的看台上拿著DV為兩兄弟錄影。除了在日後可以日他們留作紀念外,更能在賽後檢討自己的動作,找到自己不足之處。

有拍攝過衝浪經驗的人都知道,在海邊拿著相機或錄影機捕捉水中浪人影像的工作並不輕鬆。首先要忍受當時的天氣,可能會被太陽曬得全身紅,或是被雨淋得一身濕。而韓宗霖的父親倒是從來沒有過任何一句怨言,為的就是希望兩兄弟在衝浪上可以有所成就。

 

從海邊開始的人生

在宜蘭頭城烏石港的北堤,岸上有一條被人稱為衝浪街的小路。這是頭城鎮的港口路偏北段,這短短的一條單線道上,光是衝浪店就有十幾家。韓宗霖家裡開的店就是這十幾家其中之一,也是經營比較好的其中幾家。

在海邊,幾乎沒有人會直接叫韓宗霖的本名。因為家裡的店叫蕃薯,因此韓宗霖韓宗軒兩兄弟自然就被大家隨口叫做大蕃薯和小蕃薯。

在現在這個3C氾濫的時代,大部分小孩在十歲這個年紀,應該都是躲在家裡把玩著3C用品。但大小蕃薯的童年卻有趣得多。當大人們忙著照顧店裡的生意時,烏石港的海邊就成了兩個小孩的遊樂場。店裡是衝浪店,甚麼沒有衝浪板最多。當時他們就一人拿著一張練習板在水裡玩了起來,倒也沒想到這一玩就玩了十年,也玩出了兩個在衝浪賽中屢獲佳績的青年浪人。

2016宜蘭國際衝浪大賽男子長板B組冠軍、2017全國冬季分齡衝浪錦標賽男子長板和男子短板公開組亞軍等亮眼成績,這些經歷都讓韓宗霖在台灣的知名度逐漸提高,也慢慢的爬升到金字塔的頂端。

在衝浪世家長大,成天和大海為伍的孩子-韓宗霖-於CTSA衝浪賽
在各比賽都有亮眼成績的韓宗霖,圖中是參加CTSA在宜蘭的賽事

衝浪這條路在台灣,前方總是霧濛濛

運動在台灣總是前途茫茫,更不用說像衝浪這麼年輕的運動。從小置身在衝浪產業中的韓宗霖也明白這一點。在台灣,要依靠衝浪生活下去,唯一的方式就是依靠企業的贊助,但這樣的環境在台灣並不成熟。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位浪人可以單靠企業贊助而專注衝浪的。

儘管環境坎坷,但衝浪還是會一直陪著韓宗霖走下去。談到衝浪運動的未來,大部分的人也都只能說到這樣的程度。我們都期許台灣衝浪的環境可以益發成熟,尤其2020東京奧運納入衝浪項目這項消息被傳出來之後,大家更是看見了一道曙光。對此,韓宗霖也沒有表示太多,他給自己設定時間,這段時間就讓自己把所有的心力放到衝浪上。就算到時候,真的還是得接受現實,他還是不會放棄衝浪,衝浪依然會在他的人生中,有一塊專屬之地。

在衝浪世家長大,成天和大海為伍的孩子-韓宗霖-於衝浪賽中
現在年僅20歲的韓宗霖因為對衝浪的熱愛所以決定繼續在衝浪這條路上走下去

你喜歡衝浪嗎?

這樣的問句對大部分的浪人來說跟廢話沒兩樣。要能在台灣這樣的環境下持續衝浪,沒有一定的熱誠是不行的。韓宗霖相當享受站在衝浪板上滑下浪壁的那個瞬間,這種滿足感是其他運動所無法帶給他的。

我很幸運,可以有家人的這些幫助,讓我能一直衝下去。

韓宗霖的衝浪能夠有今天的成就,除了家人的支持,也少不了自己的努力。雖然嘴上總會輕輕帶過「衝浪不能當飯吃!」但我們都知道,在這條路上,他還是會抱著對家人的感謝,還有屬於自己的那股堅定,繼續往下走的!

 

相關閱讀

2017 WSL台灣國際衝浪公開賽

上一篇文章衝浪人常用的物品,有那些環保替代方案?
下一篇文章曾經,他一度走向歧途。而衝浪,始終在那裡等著他回來-張復正(拱亮)

留言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