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製衝浪板Alaia的起源
Alaia,這個有著濃濃夏威夷民族風味的名字,正代表著整個衝浪文化的起源。在這個玻璃纖維衝浪板盛行的時代裡,Alaia這種木製衝浪板更顯得樸實無華。
確切的Alaia歷史從古老的夏威夷發跡,到如今已不可考。可以確定的是Alaia在當時的夏威夷原住民族中,駕乘它的技巧就等同於地位的象徵。而當時民族中的貴族,所使用的衝浪板被稱為「OLO」,這是一種十呎以上的木製衝浪板。能夠駕乘OLO的無非都是貴族,而這些人也被允許可以駕乘夏威夷Waikiki外海的大浪。如果衝浪技巧不足以服眾,那你在當時的部族中就只能做一個平民。平民所使用的板子即為五呎至六呎半的「Alaia」以及更短、趴著玩的「Paipo」,不只這樣,平民們只被允許在岸邊的Shorebreak。
有在衝浪的人對Shorebreak這個詞應該不陌生,它指的是岸邊突然拉起來,又捲又炸的海浪。這正是當時Alaia平民們所玩的浪。在階級制度分明的文化中,Alaia是一個最容易親近的名字!

沉寂一時的Alaia
在十七世紀時,夏威夷人們曾經因為歐美社會的統治,天主教將穿著過少的衝浪文化以道德之名將之逐出主流文化之外,甚至禁止衝浪文化的出現。直到二十一世紀,Alaia才又以復古的姿態重現於世人眼前。這時候的Alaia,已經不再是部族階級的象徵,而是代表了一種精神,其表現也更接近於精美的現代藝術品。
Lala,致Alaia玩家,最無拘無束的衝浪方式
簡單來說,Alaia的玩法就是現在人們所說的Finless:無舵衝浪,這種玩法得歸功於80年代的澳洲職業衝浪手Derek Hynd的推廣。
古夏威夷中,Lala所指的就是駕乘Alaia這件事。就像你對別人說「我現在正在衝浪!」一樣,在古玻里尼西亞,你則會聽到「我現在正Lala!」
而關於Lala,你會看到衝浪人們因為少了Fin(舵),因此在浪上的表現比一般衝浪板更為靈動。我們時常看到Alaia在浪上轉圈圈,這是Alaia獨特的地方,有不少人正是因為這些特性,迷上了這樣的一張復古衝浪板。而鍾情於暴力衝浪的人可能對於Alaia興趣不像復古衝浪手那樣高昂,也正好是因為Alaia在浪上這樣的表現,因此喜歡與否完全取決於個人。

如果你認真看過Alaia在浪上的表現,你會發現這樣的衝浪方式可以用悠閒、無拘無束來形容。少了Fin和Leash(腳繩)Alaia給人一種反璞歸真的感覺,這也是Alaia衝浪人們所追求的。
當你站上Alaia,你就好像化作浪一般 - 台灣Alaia削板師Giovanni Filippini
問到Giovanni怎麼看待Alaia,他用毫不置疑的語氣說道:Alaia是一種精神,當你站在板子上,你會發現這張衝浪板很容易和你的靈魂產生共鳴。即便你很有可能因為Alaia浮力太小而大幅減少下浪的次數,你卻會因為那道浪非常開心。很多時候,有些人只喜歡長板或者短板,而我們則是對Alaia情有獨鍾。
Alaia的浮力較一般玻璃纖維板小上許多,因此你在浪壁上做動作時不會像玻璃纖維板那樣可以有很大一個區間,你能夠做動作的地方只會有一個點。他的容錯率相當的低。所以你必須要把自己當成浪一樣,去感受浪、去理解,就好像自己化作浪一樣,這就是Alaia。

系列報導: